本网讯贺想报道;不经磨砺何堪负?风雨过后是英雄。从漂泊上海的农民工到回乡投资的老板,郑军无疑是英山石头咀镇打工人群励志的榜样。
1993年,25岁的郑军和妻子带40元到浦东打工。做过小工,做过木匠,当过包工头。蹲过马路边,睡过稻草堆,住过桥洞。22日,提起当年的经历,郑军记忆犹新。
郑军说,最艰苦的时候,曾在稻草堆里睡过一个多月。后来又住过桥洞,捡一件破雨衣垫在地上睡。
一次刻骨铭心的刺激,也许就是转变人生的起点。“把我当垫脚石的人,我不把他当绊脚石。”郑军说,和妻子一起在一家企业上班,与领导闹矛盾被打中下巴,自此,他离开这家企业,发誓要自己做老板。
2009年以前,郑军每年同时做着三份工作。妻子在菜场摆摊卖菜,他一边包工地,一边帮妻子进货,另外还去跑出租车。通过几年的努力,他用手头上积累的资金开了一家副食店,后来发展成为超市。开超市3年,赚下300万元。这是他的第一桶金,为以后的事业铺下了基石。
2009年,郑军留妻子在上海打理超市,自己回乡投资。先在英山县温泉镇南冲畈村开了一家装饰涂料厂,随后又自己组织了40余人成立工程队,专门从事内外墙的装饰装修。目前,除本县以外,工程队的业务已经开拓到襄阳市、老河口市等地。
今年,郑军又在老家石头咀镇新店村成立“家园美”苗木种植合作社,投入资金200万元。现已种植桂花7000棵,木瓜7000棵,红叶石楠4000棵,苦丁茶500棵,罗汉松300棵,紫薇200棵。郑军还计划在9月份追加投资,培育5000棵金银花,1000棵红豆杉。这些苗木的销售方向,主要还是上海。
因为体验过打工者的苦,所以郑军一直把手下的工人当兄弟一样看。也正是如此,为郑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“先行一步是先烈,先行半步是先知。”这是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。他忠告创业者既要有前瞻意识,走在行业的前面,又要谨慎行事,避免重大失误。
图为郑军和客商在苗圃基地里查看苗木的长势情况。
版权声明:
凡注明来源为"英山县新闻网"、"英山融媒体中心"、"英山县电视台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英山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